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我国探日工程有何进展?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极目新闻2023-11-08 18:40极目新闻2023-11-08 18:40

娱乐76人已围观

简介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升空两年,传来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太阳秘密?已进入论证阶段的“羲和二号”,在观测太阳时,为何要选择一个神秘角度?未来,我国的探日工程还有哪些规划?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 ...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升空两年 ,国探传来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日工太阳秘密?已进入论证阶段的“羲和二号” ,在观测太阳时  ,程有测为何要选择一个神秘角度?未来,何进我国的展南终极探日工程还有哪些规划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专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和“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家太近日极目极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接受采访  。阳探他们透露,目标我国的实现立体探日时代有望于2026年左右开启,而到2050年左右 ,探测我国有望实现近日探测 。新闻新闻46秒全身扫描太阳一次,国探“羲和号”有一双南大研制的日工神秘眼睛“羲和号”是我国首颗探日卫星,于2021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程有测这颗以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命名的卫星,开启了我国空间探日的时代。据央视报道 ,近日 ,“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所在地——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 ,依据“羲和号”追日两年来的最新观测数据,首次制作成太阳表面壮观景象的科普视频,并发布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 ,为研究揭示太阳爆发机制提供更多证据。“羲和号”是如何精准探测太阳的?背后有怎样的科技突破?方成院士告诉记者,Hα波段是最适宜观测太阳中低层大气的谱线 ,为此,南京大学团队专门研制出了一台Hα光谱望远镜,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在空间用Hα谱线观测太阳的望远镜。南京大学提出并主要参与研制的“羲和号”卫星 ,打破了我国无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的历史 ,为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了崭新的一流资料。与“夸父一号”卫星相比 ,“羲和号”卫星的一大特色是全日面扫描 ,只需要46秒  ,就能对太阳进行一次“全身”探测 。“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介绍:“通俗来讲,全日面扫描就像我们在医院体检时做CT ,太阳大气中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预测出来;而‘夸父一号’是做核磁共振 ,或者做X射线的检查 。”同时  ,“羲和号”是在太空中观测太阳,不受地球地面天气及大气层的干扰,弥补了以往地面观测太阳的不足 。不过 ,“羲和号”卫星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据方成院士介绍 ,“羲和号”卫星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接线上,绕地球运行 。从地球的方向来看,探测到的各类爆发都只是太阳活动在天空背景下的投影  ,既不能较好地研究太阳的三维结构 ,也无法很好地预测太阳爆发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羲和二号”观测点为何选择第五拉格朗日点为了能够更好探测太阳,在“羲和号”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又准备在2026年左右发射“羲和二号”。不同于“羲和号”,“羲和二号”是一颗远地卫星 ,它既不绕地球转 ,也不绕太阳转 ,而是计划发射在日地L5点(即日地第五拉格朗日点) 。方成院士介绍 ,L5点与太阳和地球构成等边三角形,“羲和二号”卫星从太阳的侧面观测,能够提前4~5天形成三维的太阳活动图像 ,从而准确测量出太阳爆发活动向地球传递的速度 ,这可以有效弥补“羲和号”卫星平面投影观测的不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在L5点稳定运行的探日卫星 。丁明德教授透露 ,向L5点发射卫星主要有两大难点。第一个难点在于轨道设置 ,地球和L5点距离1.5亿公里,卫星需要飞行数月才能到达 ,再微小的计算偏差都会造成卫星脱轨;第二个难点在于通讯,跨越1.5亿公里接收大量卫星数据,难度远超近地卫星 。如“羲和二号”发射成功,将为太阳物理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三步计划: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据丁明德教授介绍,我国的探日计划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近地探测 ,“夸父一号”“羲和号”已经实现了这一步计划;第二步计划中,我国预计将“羲和二号”投放至L5点 ,发射“夸父二号”探测太阳极区,有望开启我国的立体探日时代;第三步计划是进入太阳轨道进行近日探测,这也是我国探日工程的终极目标 。当前,我国探日工程正在由第一步计划向第二步计划推进,有望在2050年左右实现第三步近日探测计划 。近几十年来 ,我国在太阳物理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但较国外而言,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空间领域  。目前 ,我国正在积极建设大型地面望远镜,有望于2026年建成2.5米口径的大型望远镜,加上同时期“羲和二号”等卫星的发射计划,我国的太阳物理水平和探日工程都将会更进一步,方成院士表示 :“希望对国际上的太阳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研究作出中国的贡献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一学生赖雯珺崔睿泽易笑嫣指导老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现代快报+记者朱俊骏(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举报/反馈

Tags:

相关文章